
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,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底蕴,书写着人类历史上最为绚烂的篇章。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,不仅是时间的见证,也是民族交融的活教材。在这其中,丝绸之路无疑是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,承载着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,记录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交汇。

今天,我有幸与“2024海外华文媒体新疆采访行”的团友们走进了新疆博物馆,恰好目睹了被誉为“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”的国宝——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汉代蜀锦护臂。这一件小小的织锦,背后却蕴藏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交融的故事。
## 一段历史的见证
1995年,昆仑山下的尼雅遗址,考古队在汉代墓葬中发现了一块色彩斑斓的蜀锦,锦上赫然八个篆体汉字: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。这是新疆地区首次发现的“中国”二字,宛如一扇窗,透视出汉代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自豪。它不仅是一个地域的象征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。
这一字句,承载着五行学说的深邃哲理,象征着古人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这八个字如同一道光,照亮了丝绸之路上各民族交融的轨迹。它们不仅是文字,更是历史的回声,传递着汉晋时期人们对繁荣与吉祥的渴望。
## 丝绸的灵魂
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不仅因其文字而闻名,更因其精湛的工艺而令人惊叹。蜀锦被誉为“寸锦寸金”,其色彩斑斓、纹样华美,展现了古代中国丝绸织造的顶级水平。锦护臂的五色丝线与星纹、云纹、祥禽瑞兽图案的交织,仿佛将古老的神话与现实交融在一起,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。
这件护臂的出现,标志着精绝国与汉王朝间的紧密联系。丝绸之路不仅是物质的交流,更是文化的交融。它们的相遇如同一场盛大的舞会,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碰撞与交融,彼此成就了更为丰富的文明。
## 文化的延续
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不仅是历史的遗物,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。在它的背后,我们看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。它提醒着我们,今天的中国,依然在承续着这种包容与开放的精神。
在全球化的今天,中华民族仍旧在与世界各国进行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。正如这件锦护臂所展现的那样,历史的交融从未停止,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依然在继续。
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,丝绸之路的故事仍在延续,中华文明的根基愈发深厚。让我们铭记历史,珍视文化交融的美好,继续书写新的篇章。

作者在新疆博物館
2024.9.8于乌鲁木齐